开通学校主页 全国免费电话:400-619-8866  学校大全 - 职教学校动态
400-619-8866 工作日:8:00-21:30
周六日:8:00-21:30
站内消息 退出登录 我的店铺 网站首页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励耘校区
店龄10年38天总访问量26527、今天1、昨天1
北师大文化院院长刘勇评万安伦的《中国文学奖励史》
发布时间:2014-11-21 09:47点击率:142我要分享

                文学奖励研究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这是近几年我第三次给安伦的著作写序了,第一本是主要研究九叶诗派的《废墟上的歌哭》,第二本是以其博士论文为蓝本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奖励机制研究》,此次《中国文学奖励史》是第三本。一本比一本扎实厚重,一本比一本价值突出,这既体现了安伦学术研究的勤奋,也表明了他学术思考的不断成熟,我作为导师感到由衷的高兴。

  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奖励机制”,是安伦跟着我攻读博士学位时我俩共同商定的题目,没想到他竟把这个研究领域扩展到对五千年中国文学奖励的治史工作。更值得期待的是,这本书是几大项目基金共同资助的成果汇集:一是“中国文学奖励史研究”,这是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的“文科重点”项目;二是“20世纪中外文学奖励机制的比较研究”,这是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三是出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奖励机制研究》,这是“京师青年教师出版资助基金”项目;这次《中国文学奖励史》又得到新的资助即将出版。这正印证了“得道多助”的古话。这个“道”,说白了就是“文学奖励”研究的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我们知道,奖励和惩罚是管理学上两大最为基本的刺激手段。从一般的规律上讲,任何前进的、优秀的和美好的人物或事物得到奖赏和激励都是非常合乎逻辑的。优者奖劣者罚,也应该是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的两个重大推动力。“奖励”实质上包含表彰和激励两方面内容,具体表现形式分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两种。无论是物质奖励还是精神奖励,正常情况下,这种表扬和彰显都会使受奖者产生极大的荣誉感、自豪感、满足感和成就感,并由此激发出受奖者甚至其他人的内驱性力量,向着奖项倡导的方向更加努力,这就是所谓的激励。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形式各有不同,物质奖励分奖励金钱和奖励实物两种;精神奖励有口头表扬,树碑立传,勒石记功,传抄刊刻,建表立坊,颁发奖状、奖证、奖杯、奖牌等。“奖优罚劣”对于优秀的文学和文学创作者当然也不例外,大多数的文学奖励也是以上述形式进行和表现的,文学奖励在颁发奖杯、奖牌、奖证、奖状等精神奖励的同时,一般也奖给一定数量的奖金和实物。

  更为重要的是,文学奖励机制的价值和意义远远超越了管理学的层面。文学创作本身就是精神层面的活动,而文学奖励机制则是对精神活动的精神导向,它不仅对作家个人具有重要作用,更是对整个社会,对整个人类负有一种神圣的使命与责任。在这个意义上说,梳理好文学奖励的历史,就是再一次认识人类崇高使命的过程。安伦的《中国文学奖励史》在这方面是一次积极有益的尝试,其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都是十分重要和深远的。

  本书“现代卷”集中笔墨梳理和论述的是现代形态文学奖励的高级形式——“文学奖”。我是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所以我就《中国文学奖励史·现代卷》多说几句。作者认为,由于西风东渐,特别是现代报刊业在中国的发展,促使文学奖励从古代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稿费”是现代形态文学奖励的过渡形式,“有奖征文”是现代形态文学奖励的初级阶段,“文学奖”是现代形态文学奖励的高级阶段,此外还有“给作家作品授予荣誉称号”等补充形式。作者特别指出,1936年—1937年间的“《大公报》文艺奖金”,是中国文学奖励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现代形态的文学奖励从初级阶段的“有奖征文”向高级阶段“文学奖”的跃进,这就是为什么这个奖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极其突出的原因所在。而“文学奖”一般都有比较规范的运作方式和评奖程序,包含奖励名称,评奖宗旨,奖项设置,评奖标准,评奖范围,活动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协办单位,组织委员会,评审委员会,评审时间,揭晓或颁奖仪式,颁奖嘉宾,获奖理由或颁奖辞,现金或实物奖励,获奖证书或奖杯、奖牌,以及作品获奖后的发表、出版、宣传等一系列内容。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现代形态文学奖励的基本运行机制。作者以上的这些判断,是理性和符合事实的。

除此之外,我个人认为本书在以下三个方面最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

  一是认真梳理了各个历史时期中国文学奖励的珍贵奖励事件,为我们留下了极其难得的中国文学奖励的一手材料。在史料上下功夫是安伦一贯的治学态度和他的长处。

  二是深入探究了各个历史时期中国文学奖励的不同奖励特征和奖励类型。这对读者有效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学奖励史提供了的坚实的依据和便捷的通道。

  三是理论研究与当下奖励实践的良性互动,这是特别难能可贵的,也是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因为,它既需要有准确的理论观照,又需要大量的实践印证,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部位,也是课题最有创新性和闪光点的地方。目前国内国外,“诺贝尔文学奖”、“龚古尔文学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都在热评中。究竟如何看待奖励与获奖,这远远超越了个人的事情,甚至不仅仅是文学的事情。因此,作者审视的目光聚焦当下社会的发展与变化,着重思考文学奖励机制对文化繁荣与民族复兴的独特作用和深刻意义,这就使全书的立意跃上了一个很高的层面。全书结尾对中国“国家文学奖”的缺席发出凝重思考,并呼唤设立“国家文学奖”,更是表现了一个人文社科工作者的家国情怀和历史责任。

  我衷心祝贺《中国文学奖励史》这本填补空白的学术专著的出版,愿安伦日益精进,再上层楼!


回到顶部